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学生工作学工快讯 > 正文

保研优秀学生干部专访|山相义:细节决定成败,眼光决定上限

2020-12-12 19:30 阅读: 作者::李家顺 李宇翔 编辑:信息部

 

山相义,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官方网化学工程与工艺17级学生。今年十月份以优异成绩,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方向为超分辨电化学、电化学催化方向。大一作为负责人主持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基于石墨烯和木质素制备新型气凝胶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设计》,现已结题,期间在SCI二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以第三作者身份发表一篇论文。曾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竞赛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官方网赛区银奖、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官方网优秀学生学习优秀类一等奖学金、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官方网优秀学生干部、连续三年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官方网优秀共青团员等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

(图一)

一、拓宽信息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大一时,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山相义心中就有了读研的想法,但为了全方面发展,他并没有把学习排满自己的生活,而是选择加入了学院学生会政教部和计算机协会技术部。他听从学长学姐的建议,在忙碌的学生会工作之余也要把学习先搞好,因此大一结束时,并没有因为参加各种活动而耽误学习。

 

在采访时山相义提醒学弟学妹要拓宽信息渠道,有些信息早了解可能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受到自己研究生姐姐的影响,虽然很早就确立了要读研的目标,但起初对保研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没有保研的打算。直到大一期末考试动员时,有两位优秀的14级保研学长到班里分享期末考试经验,才了解到什么是保研,保研又该做些什么。知道这些信息之后,他开始关注保研动态和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官方网保研政策近些年的变化。

 

在山相义看来,“学习要讲究效率,凡事尽可能事半功倍。”大二时,因为学生会做了副部之后经常有各种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像写策划、借教室、请老师等各种事情,有时老师也会突然打来电话要求处理一些紧急事情,学习时间被压缩的剩余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学长的一句“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做别人做不成的事”一直激励着他,也使他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采访时他表示:“在比别人少一多半复习时间的情况下,期末成绩还要比其他人考的高,那只有更高效的学习才可能实现,因为我不喜欢也不推荐熬夜学习。”

 

二、科研的爱好者,工作的用心人

山相义大一时就通过班主任介绍加入了学院李志礼教授的科研课题组,开始跟着研究生吴紫珺师姐学习做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设计,培养科研动手能力。当他第一次亲手做出用木质素磺酸钠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时,成就感和好奇心给予了他继续深入探究的动力“经过多次调整比例失败,最终做出气凝胶的那一天晚上,我很久才入睡,迫不及待的想要探究它的性质。”

 

刚接触科研的山相义表示:“实验室很多仪器设备都是他第一次见到,心中好奇之余却又不懂如何操作,好在实验室师姐会耐心的讲解如何操作。”他在采访时提到实验室师姐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也感谢实验室的导师、师兄师姐给予的帮助和悉心照顾。

 

除了科研,山相义还经常参与策划、组织学院的各类活动,在大一大二时积极去承担学生会的苦活、累活,即使到大三做了学生会团委副书记,每次大型活动运输物资,哪怕是深夜或者下雨,他也坚持做运输物资的“排头兵”。他表示:“自己刚入大学就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作为班里第一个成为党员的人,因此不论那里有需要总喜欢冲在最前面,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图二)

三、逆境中更快成长,斩获多所院校优秀营员

采访时问到保研是不是压力比考研小很多,山相义表示:“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高校的夏令营由线下转到线上,五月份才能返校,很多材料还在学校宿舍,因此准备起来相当困难,压力也随之而来,保研并不比考研压力小,有时还会羡慕考研的同学可以一心学习。”夏令营转到线上,许多优秀的985学校的学生采用“海投战术”,形成了严重的“内卷”现象,导致很多211和双非学生一个夏令营也没有入选,大家都非常焦急。

他在返校后尽快的补交了四月份填报的高校的证明材料,幸运的是投出的五所高校,只有一所没能入选。虽然入选了四所高校,但是很多专业课知识遗忘了不少,高兴之余更多的则是紧张感和压力。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完成之后,四川大学紧接着就要进行线上面试,利用仅有的几天时间复习完了几门专业课知识和做过的科研项目,面试时老师没有想象中的苛刻,问了一些科研项目相关的问题,因为实验全程自己都有参与,所以回答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最后也顺利拿到了优秀营员。有了这次的面试经验,后面三所高校的面试就轻车熟路起来,逐一拿到了优秀营员,也联系到了导师。

在这个问题结束时他表示:“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幸运,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因为大一就通过了CET4、6级考试,分数也不低,科研项目也全程自己做过,所以回答起来也不会慌乱。”

 

四、艰难抉择,圆梦科大

采访进行到末尾时,山相义表示:“四所院校对我的吸引力都非常大,中科大的一流学术氛围、川大的百年历史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山大的家乡情结和归属感、中科院的顶尖科研设备。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最后还是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逐梦化学,探究科研的乐趣。”

 

对于未来研究生的生活,他期待可以在国内目前研究较少的超分辨电化学领域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并试着探究下去,可能的情况下会选择硕博连读,跟随导师发挥自身能力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助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回顾过去的三年,山相义觉得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一定要趁早,有想法就要付出行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细节提升,既要做爱好者,更要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充实、收获满满的大学生涯。

 

正是因为他大学几年注重细节,有方向、有目标,也能静下心来,最终才能“艰难抉择,圆梦科大。”

(图三)